夏季如何預防中暑
中暑是人體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,機體體溫調節出現障礙,水、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癥狀的總稱,是熱平衡機能紊亂而發生的一種急癥。
出行躲避烈
日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,最好不要在10時至16時在烈日下行走,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,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。如果此時必須外出,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,如打遮陽傘、戴遮陽帽、戴太陽鏡,有條件的最好涂抹防曬霜。 還要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。
此外,在炎熱的夏季,防暑降溫藥品,如十滴水、仁丹、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,以防應急之用。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、麻、絲類的織物,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,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,引起中暑。
老年人、孕婦、有慢性疾病的人,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,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。
別等口渴了才喝水
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,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。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,每天喝1.5至2升水。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,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。
另外,夏季人體容易缺鉀,使人感到倦怠疲乏,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。
夏天的時令蔬菜,如生菜、黃瓜、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;新鮮水果,如桃子、杏、西瓜、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%至90%,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。
另外,乳制品即能補水,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。
保持充足睡眠
夏天日長夜短,氣溫高,人體新陳代謝旺盛,消耗也大,容易感到疲勞。充足的睡眠,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,既利于工作和學習,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。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,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。
高溫危害的防御措施
1、由于高溫伴干旱時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,而目前尚無法控制高溫天氣發生的情況下,從做好抗旱工作入手,適時灌溉,不僅達到以水調溫的目的,也保證了作物的水份供給,減輕高溫危害。如對處于灌漿期的早稻可采用淺水勤灌、日灌夜排或噴灌(據試驗,噴灌一次后,田間氣溫可迅速下降攝氏2-5度,相對濕度增加10%-20%,有效時間約2個小時左右,氣溫越高,噴灌后降溫增濕的效果越好)方式,以降低田間溫度,提高濕度,防止“高溫逼熟”,提高千粒重,對處于秧苗期的晚稻,加強田間水分管理,也能防止高溫灼苗和缺水死苗;
2、可采用根外施肥,噴施磷、鉀肥,增強作物(水稻等)抗高溫能力;
3、蔬菜可采用遮陽網(具有擋強光、降高溫、防蒸發等功能)等保護地栽培,達到穩產的目的;
4、對于果園,采取灌溉增加果樹的水分供應或對樹盤覆蓋稻草等,降低溫度,防止水分蒸發,也能起到減輕高溫危害的作用;
5、農民朋友應做好降溫防暑工作,尤其應避免在中午(陽光曝曬)前后在田間勞作。
高溫防御
高溫防范措施:
1白天盡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,尤其是10-16時不要在烈日下外出運動和勞動。
2不宜在陽臺、樹下或露天睡覺,適當晚睡早起,中午宜午睡。
3室外勞動時應戴上草帽,穿淺色衣服,并且應備有飲用水和防暑藥品,如感到頭暈不舒服應立即停止勞動,到陰涼處休息。
4渾身大汗時,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,應先擦干汗水,稍事休息后再用溫水洗澡。
5室內空調、電扇不要直接對著頭部或身體的某一部位長時間吹。
6避免皮膚被蚊蟲咬傷、開水燙傷等,預防因氣溫高、細菌繁殖加惴而造成的感染。
7不吃蒼蠅叮過的食品,少喝生水,注意飲食衛生。
特殊人群安全度夏
老弱病人:
1經常做健康檢查,如遇不適,及時就醫。
2盡量減少外出,如要外出,一定要有家人陪同。
3宜多靜坐,戒躁戒怒。
4不要過分納涼,屋內要通風。
嬰幼兒:
1避免衣被過暖過厚,衣著寬松、透氣、短小為宜
2不宜過多吃冷飲,食物要新鮮煮透,出現消化不良,要及時就醫。
3室內要通風,最好不要睡涼席。
4天天洗澡,避免生痱子,提防燙傷或磕碰。
孕婦:
1居室要通風換氣,切忌大捂大蓋,最好不要睡涼席。
2常洗澡勤換衣,衣著以寬大、透氣為宜。
3不可貪吃過涼食物。
露天作業者:
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,盡量避開中午高溫時間作業。
2工作場所要準備必要的飲料和防暑藥品。
3如感到不適,應迅速結束勞動,轉移到陰涼處休息。